吳君強
最近有一種聲音,質(zhì)疑股指期貨門檻過高,說50萬元的起點將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擋在門外,“對他們而言難顯公平。”股指期貨完全成為了“富人俱樂部”,“中小投資者難從中分食一杯羹!苯ㄗh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貨的方式,滿足那些資金量不大,但又有投資需求的投資者。
言下之意,股指期貨推出,是監(jiān)管層給市場送蛋糕來了,門檻太高,富人能吃到,而窮人只能干瞪眼。首先,這種對股指期貨概念的判斷本身就值得商榷。股指期貨不過是期貨的一個品種,它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途徑,降低或消除系統(tǒng)性風險,有助于股市風險管理,不改變股市的基本趨勢,除了能給期貨公司帶來業(yè)務(wù)收入,股指期貨對于市場的其他參與者來說,都是中性的,它可以幫助機構(gòu)進行風險對沖,同時參與者也要承擔高杠桿帶來的風險,談不上所謂“分羹”。
眾所周知,期貨市場不同于股市,由于其利用了杠桿,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以相同數(shù)量級增加,股指期貨橫跨這兩個市場,參與者須具備豐富的股市與期貨的市場經(jīng)驗,在成熟的海外股指期貨市場上,機構(gòu)投資者占據(jù)全部參與者的90%左右,而且參與的主體是各種對沖基金,共同基金參與程度十分有限,只把股指期貨作為風險管理工具使用。所以,無論是設(shè)計初衷,還是操作難度,股指期貨都不適合中小投資者,但就此認為不“公平”,結(jié)論未免輕率。
普遍的參與性,確實有利于一個市場的有效與活躍,但非必要條件。我們所講的公平,并不是指所有的投資者都要去參與一個游戲、投資同一個品種,而是市場中的各種層次的參與者,都能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投資品種。比如,大的機構(gòu)盡可以在股指期貨中呼風喚雨,而中小投資者可以購買與股指期貨掛鉤的一些基金、銀行理財產(chǎn)品等,分享專業(yè)機構(gòu)的投資智慧,這有何不公平?為了所謂的“公平”,再設(shè)計所謂迷你股指期貨,完全是畫蛇添足。
中金所研發(fā)部門負責人張曉剛21日在參加《華夏時報》舉辦的機構(gòu)投資者時表示,50萬元的門檻是暫定的,以后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有所調(diào)整。按照目前中金所的規(guī)定,股指期貨合約的標的指數(shù)為滬深300指數(shù),合約乘數(shù)為每點300元,當前A股3500點左右,按照最低12%的交易保證金,僅一手股指期貨就需要近13萬元,再加上交易保證金,即使中金所沒有硬性規(guī)定50萬元的門檻,投資者要參與股指期貨,實際所需資金也不會少。
換言之,門檻是50萬還是51萬,還是49萬,這些都是其次,股指期貨本身的高風險屬性決定了它只是小部分人的游戲,就讓它成為富人游戲又如何?
在市場中,有兩種聲音最受,一種是看高股指,另一個是看低房價,因為這些都能討投資者的歡心,股票漲大家能賺錢,房價跌大家可以更容易買房子,或者住更大的房子,大多數(shù)人喜歡這種心理暗示,所以在6000點的時候,謝國忠唱空股市被股民批為“賣國賊”;始終認為房價會夭折的牛刀在房價不跌反漲的事實前面,仍被視為評論“良心”。很顯然,站到大部分人立場的那邊,能博得廣泛呼應(yīng),但即使是呵護中小投資者,也須忠于事實,誠于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