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關系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大綱上的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數量關系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其次才是運算能力。也就是說多數計算題都是有捷徑可走的,盲目計算雖然可以得出答案,但是比較浪費時間,同時計算量大、步驟復雜,也容易出錯,所以直接計算不是出題者的本意,平時訓練一定要找到最佳的技巧。
對于2011年河南省招警行測考試,從題型上來講,數量關系的常規(guī)題型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種。2011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出現重大變化,數字推理部分不再出現,這一變化是否會影響到2011年河南省招警考試還不得而知,通過對近年河南省考與政法干警考試題型題量的分析,預計今年依舊會考數字推理,而數學運算部分應保持不變。
下面我們著重了解一下數量關系備考方面的技巧。
一、數字推理備考
1.和差積冪數列應全面系統的掌握。變式數列,如分數數列,長數列等是由基礎數列變形得到的。所以重點放在基礎數列的學習上。
例: 1,2,4,4,9,6,16,( ),( )
A. 25,8 B. 8,25 C. 9,26 D. 7,24
【解析】本題屬于長數列中的奇偶類,是由兩個基礎數列變形得到的。奇數項為:1,4,9,16。分別為1,2,3,4的平方數,故下一個奇數項應為25。偶數項為:2,4,6。為一個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故下一個偶數項應為8。所以兩個括號應依次填8,25。故選B。
2. 平時應訓練多角度思考。有許多題可以做積、做冪,但做多級差也能做出來。所以,在沒有找到思路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做多能差。
例:13,26,40,56,76,( )。
A. 104 B. 128 C. 94 D. 112
【解析】本題可以做積:13=2×6+1,26=4×6+2,40=6×6+4,56=8×6+8,76=10×6+16,2,4,6,8,10成等差數列;1,2,4,8,16成等比數列。故空缺處應為12×6+32=104。故選A。若看不出這個規(guī)律,可以做多積差,第一次后項減前項依次得到13,14,16,20。第二次后項減前項依次得到1,2,4。故空缺處應為(20+8)+76=104。同樣得出A選項。
3.培養(yǎng)數字敏感性。要把數字推理做好,必須對數字要敏感。建議考生背誦25以內數字的平方數、10以內數字的立方數、6以內數字的四次方,2的10次方以內的數。例如:見到數字62,你應該想到它可能是4的3次方減2,或是8的平方減2。
4.多做習題,找到做題的感覺。在經過一定練習題的訓練之后,看到一個題后,應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出該用什么方法去做。
二、數學運算備考
數學運算部分題型很多,解題方法也很豐富。?碱}型包括:計算問題、比例問題、工程問題、路程問題、時間問題,集合問題,幾何問題等題型。
1.考生要學會運用解題技巧,比如尾數法、代入排除法、整除特性等,從而快速定位答案,節(jié)省解題時間,提高解題速度。
例:已知甲、乙兩人共有260本書,其中甲的書有13%是專業(yè)書,乙的書有12.5%是專業(yè)書,問甲有多少本非專業(yè)書( )。
A. 67 B. 75 C. 87 D. 174
【解析】本題可以按常規(guī)方法來解,但麻煩,必然浪費時間?捎谜匦苑▉斫。由于書的本數是整數,由“甲的書有13%是專業(yè)書,乙的書有12.5%是專業(yè)書”可知甲的書的總數一定是100的倍數,乙的書的本數一定是8的倍數(12.5%=1/8)。則甲的書共有100或200本。若甲有200本書,則乙有60本書,而60不是8的倍數。所以甲應有100本書。100的13%為13,所以甲有專業(yè)書13本,故非專業(yè)書100-13=87本。故選A。
2.在處理一些復雜問題時,可以采用數形結合法?梢允褂脠D表來理清數量關系,例如行程問題、集合問題等。該列的方程一定要列出來,但列出來可能是不需要解的,用代入法或其他解題技巧能夠把它做出來即可。
3.掌握基礎知識,熟悉傳統題型。熟練掌握數學運算的基礎知識,包括整數的特征及?碱}型的性質、基本計算技巧等。
4.對真題中常見的題型要認真復習,如2006年、2007年河南招警真題,并對其解題方法熟練掌握。
5.實戰(zhàn)快速提升。考生要勤于練習,認真總結和歸納,查漏補缺,對癥下藥,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避免重復犯錯。注意練習的時候進行計時,模擬考場環(huán)境,這樣練習才更有效率。
希望各位考生把握好時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能,考出好成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