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無論是國考、省考還是事業(yè)單位和政法干警,幾乎每一篇申論文章都有“議論深刻、見解深刻、觀點明確”等要求,即要符合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中公教育專家根據多年的申論授課經驗發(fā)現,往往考生復習一段時間后,對于文章的謀篇布局很輕松,但會在論據的選擇和論證方法運用上遇到瓶頸。接下來我們以2016年國考地市級作文的一個分論為例(分論:好政策能夠滋養(yǎng)公民的理性),向大家展現如何展開分論點,讓論證更鮮活。
一、搜集材料中的可用論據
大家都了解常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有理證法和例證法。但有些考生可能對于這個主題不熟悉,沒有材料外的素材積累,只能把目光鎖定在材料中。但又擔心有抄襲材料的嫌疑,其實材料中的案例如果用好,一樣可以博得閱卷人的喜歡。
例:材料中有“限塑令”的例子,是支撐政策滋養(yǎng)公民理性的恰當事例,很多同學都會去選擇。但如何用同樣的事例,起到不一樣的效果呢?
好政策能夠滋養(yǎng)公民的理性。好的政策要兼顧公民自身當前的利益和他人、集體、長遠的利益,涵養(yǎng)公民科學務實的精神,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公平正義的情懷。2007年底出臺的“限塑令”,很好的詮釋了“理性”這是一個維度,這是一個處于維護整體環(huán)境利益出臺的政策,雖然從個人角度說,可能增加了居民生活和購物成本,但也有效規(guī)避一部分人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去損害個人的自由和意愿。不僅協(xié)調了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也彰顯公平正義的內涵。
這一分論的展開有效運用了例證和理證的方法,例子來源于材料,但僅僅限于借鑒事例本身,評析的部分是筆者自己的積累,這便是區(qū)別開分數差距的地方,這就要在理證上下功夫。
二、尋找材料外的新穎素材
讀過材料后,有部分同學有自己的思考,有材料外的事例論證,這樣更能為豐富論證加分。
例:好政策能夠滋養(yǎng)公民理性。何為理性?尊重事實、尊重客觀規(guī)律、明辨是非對錯,對于合理的表達訴求,能夠通過正當途徑去解決。2010年“酒駕入刑”規(guī)定出臺后,引發(fā)社會大眾廣泛爭議,相當一部分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項政策,否定政策將帶來的效果,甚至大而罵之。然而六年來,這項規(guī)定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醉酒駕駛是一種危害自身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從而規(guī)范自身行為,克制自己醉酒的欲望!這項政策帶引民眾朝著理性、客觀的方向前行,都促使公民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培育公民自覺克制自身欲望,讓公眾在法治的軌道上理性向前。
“酒駕入刑”大家都知道,為什么很多考生想不到,是因為只把目光鎖定在材料上了,要站在一定高度,盡量站在命題人的高度考慮問題,并且有效聯(lián)系社會實際,就會發(fā)現事例如泉涌,源源不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