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某地的政府大樓,取了一個親民的名字——新市民中心,但去過這里的群眾卻大倒苦水——“市民中心,遠非市民進得去的地方。”記者實地采訪發(fā)現(xiàn),無論是出示介紹信、身份證、記者證、駕駛證、工作證,還是主動填寫會客登記表,或致電被訪者確認,都無法進入大樓。(2月20日人民網(wǎng))
本來應該向民眾敞開大門的政府大樓,一般人卻因門禁森嚴很難進入,這并不是個別地方的特例。舉凡去政府部門辦過事的人都知道,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門衛(wèi)都相當“強悍”。那么,那些“強悍”的門衛(wèi)層層“嚴防死守”的,到底又是些什么人?
一般而言,門衛(wèi)過濾的可能是領導眼中的“麻煩制造者”。比如,上訪討說法的、反映問題的、利益受損的人,這些人都是政府官員不好敷衍、推脫的對象。如果聽任這些人隨意進出政府機關,官員們肯定會很頭疼,索性從門衛(wèi)做起,不放他們進來,圖個省心省力。
只是這樣一來,政府機關可能省心了,官員們也能夠安心公務,不再受到“麻煩制造者”的滋擾,但那些驅使民眾進入政府表達情緒的誘因依然還在。如果缺乏及時疏導和處理,很有可能還會因為拖延而發(fā)酵,最終釀成極端事件。事實上,這方面的例子并不鮮見,此前很多公共事件都是因為當事人遭遇了不公正的對待卻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最后走了極端。
其實,政府機關不是民眾涉足的禁區(qū),更不是戒備森嚴的封閉之所,而應該是官員與民眾溝通交流的場所。有些基層辦公地以前被稱為“公所”,正是強調了這種地方的公共性。一方面,民眾的合理訴求可以在這里得到主張和表達,并得到及時、權威的反饋。這是一個必要的民意傳遞渠道,任何人都不能夠人為堵塞。
另一方面,官員也可以通過這種開放門禁帶來的紐帶聯(lián)系,密切聯(lián)系群眾,體察民情,并在個案的解決過程中,矯正政府的行政行為。不僅如此,很多官員為了了解真實情況,還會主動走下去,到群眾中去,以求掌握真實的情況。
可見,僅僅搞一些“強悍”的門衛(wèi),并不足以捍衛(wèi)官員的權威、樹立政府的公信力。恰恰相反,這種旨在躲閃、回避而非直面矛盾和問題的姿態(tài),很可能會養(yǎng)癰為患,嚴重傷害政府的信譽。更何況,只要不從根本上消除那些不公平產生的根源,只是靠一些門衛(wèi),也是不可能完全紓解民意的。
“改門風”不是笑談,而是一個嚴峻的現(xiàn)實。政府機關是不是能夠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情系人民,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請從“改門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