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匯總
菜單式扶貧,要害在“精準”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何謂 精準?如何精準?陜西省隴縣在實踐中認識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因戶施策,量身打造扶貧大計,以此烹制的大餐才能對胃口、易消化、有營養(yǎng),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地處六盤山區(qū)的隴縣是國家扶貧重點縣,自然條件差,貧困人口多,扶貧開發(fā)困難重重。但這個縣卻知難而進,化難為易,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菜單式”扶貧開發(fā)新模式。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有效管用,扶到了點子上、幫到了心坎里,給人啟發(fā)。
菜單式扶貧最大的特點,就是群眾“點菜”、政府“配菜”、干部“上菜”、考核“評菜”。主動問需于民,傾聽困難群眾的發(fā)展意愿,引導群眾稱心“點菜”,做到“你點我有”“你需我供”,這是基礎。根據“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樹立“要什么、給什么”的幫扶理念,精心“配菜”,著力打造調和眾口 的“滿漢全席”,這是重點。依托干部職業(yè)技能和崗位特點,為不同類型貧困戶送上私人定制的“精品點心”,扶持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從志愿服務、慈善幫困、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增收致富等方面為貧困戶貼心“上菜”,這是核心。以“賬單式工作法”為抓手,用心“評菜”,將精準扶貧納入部門鄉(xiāng)鎮(zhèn)和單位的重點工作年賬單、季賬單、 月賬單和周賬單,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聯(lián)系單位和聯(lián)系責任人身上,確保肩上有擔子、心中有壓力、工作有動力,這是保障。打造好這一完整鏈條,扶貧也就扶到了實處,扶到了根兒上。
菜單式扶貧是對“精準”的生動詮釋。無論是摸底子,還是定措施,只有不厭其煩走進貧困戶家中,反復溝通、詳細調查,實打實地找準各家各戶致貧的根源,才能以此為依據確定貧困類型,為一戶一方、對癥下藥打好基礎。精確定位之外,搞好扶貧資源的精準管理尤其重要,做到這一點,才能聚合各種資源,使其真正用 在貧困戶身上,不跑冒滴漏。除此之外,對扶貧責任人還應進行精準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準扶貧工作隊,一戶有一名脫貧致富責任人,嚴格落實責任制,不脫貧不脫鉤。根據困難群眾的實際需要和客觀訴求,對存在的問題點對點具體解決,就能定制出一桌桌香氣四溢的“幫扶大餐”,一道道內容豐富的“營養(yǎng)菜品”。
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貧困群眾需要自力更生,各級干部的引導和助推作用不容小視。某些地方的扶貧之所以總是“濤聲依舊”,與一些干部找不準窮根卻熱衷 于大上項目、大造聲勢、撒胡椒面的急功近利,大有關系。菜單式扶貧開發(f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可以有效克服大呼隆式扶貧的弊端,扭轉貧困數據來自 抽樣調查、扶貧項目千人一面、脫貧規(guī)劃千篇一律的狀況,避免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病急亂投醫(yī)的誤區(qū),增強了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的針對性、靈活性、實效性和長遠性。與此同時,菜單式扶貧還有助于倒逼干部轉變觀念,錘煉一支沉得下去、扎得住根、出得了力的扶貧隊伍,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啟于思路,勝于理念,貴在實干。隴縣的做法表明,盡管扶貧開發(fā)任務重、難度大、時間緊,但只要扔掉花架子,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就沒有跨不過的火焰山、蹚不過的通天河。
本文來源于《人民日報》 作者:劉建斌 常建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