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考試吧:2014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匯總
社會救助,開啟尊嚴模式,要在救助態(tài)度、方式、手段上著力。救,是扶危救急,外部“輸血”,讓受助者度一時之厄;助,則是幫助、服務,激發(fā)其自身“造血”潛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會議要求,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有針對性地健全體制機制,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努力使困難群眾生存有尊嚴、生計有保障、生活有盼頭。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禮記·禮運篇》這段話粗線條地為我們勾勒出古典“社會主義”圖景。從古到今的社會實踐證明,無論是什么社會形態(tài),讓每一位社會成員“皆有所養(yǎng)”是一個社會的底線要求。從社會成員角度,合法獲取社會救助的權利,從生存權和發(fā)展權推導而來;從公共管理角度,為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不容推卸的基本責任。
合乎人類更高層次需求的社會救助,止于“皆有所養(yǎng)”是不夠的,因為人類還有尊嚴,人的尊嚴是統(tǒng)領個人權利的核心價值。一個體面的、合乎人類尊嚴的基本生活,不僅體現(xiàn)在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要。通俗地說,人不僅要“肚皮”,還要“臉皮”。有時候,“臉皮”比“肚皮”還要重要。今年8月,山東一位4歲女孩患了白血病,花光家中所有積蓄,當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時,女孩父親堅持自救,靠擺燒烤攤賺錢為女兒治病。不論這位父親的行為是否理智,他維持尊嚴的決心是值得我們豎大拇指的。德國已實施了過百年的《社會法典》就將社會救助的任務界定為:“使受助者能夠合乎人類尊嚴地生活”。
反窺現(xiàn)實,一些社會救助行為在這個方面不免考慮不周。不論是企業(yè)贊助、單位捐贈、政府慰問,都喜歡大張旗鼓地搞捐贈儀式,讓領導、捐贈者與受贈人合照、錄像,再大肆宣傳,不太顧及受贈人的顏面。為了杜絕不合條件者申請救助款,主辦單位往往采取將受助人張榜公示、接受舉報的笨辦法,讓受助者的尊嚴蕩然無存。一些貧困中學生、大學生怕打上貧窮烙印后被人瞧不起,干脆放棄申請救助。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對于愛心人士來說,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對政府來說,對遭受災害、失去勞動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給予特質救助,以維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是一種職責。無論是美德還是職責,都不妨在實施救助行為時放下身段、以人為本、把受助者的尊嚴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不僅是給錢、給糧了事。人的尊嚴得到不斷提升,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維護困難群眾的尊嚴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提高社會文明。
社會救助,開啟尊嚴模式,使困難群眾生活有尊嚴,要在救助態(tài)度、方式、手段上著力。救助,顧名思義,既要“救”又要“助”。救,是扶危救急,外部“輸血”,讓受助者度一時之厄;助,則是幫助、服務,激發(fā)其自身“造血”潛能。為他們提供金錢與物質之外的其他救助,如教育救助、就業(yè)救助、技術指導、法律援助等,最終使受助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也就是說,社會救助要與經(jīng)濟發(fā)展、扶貧工作銜接起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