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兩名)、10歲、8歲、6歲……五個未到花季的孩子瞬間凋零。在距離江西宜春80公里的小山村,五名父母在外打工的兒童集體溺水身亡,再次讓我們把視線聚焦到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此類悲劇并不是第一次發(fā)生。2010年2月18日,浙江天臺三合鎮(zhèn)5名兒童滑落在魚塘蓄水池中,溺水而亡。同月23日,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鎮(zhèn)田陳村發(fā)生 一起火災,4名兒童死亡。而調查顯示,77%的農村留守兒童曾經被意外傷害過,僅有16%的兒童很安全。在這其中,“隔代監(jiān)護”的兒童最容易受傷。此次宜 春5名兒童溺水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在這5名兒童溺水后,全村竟然找不出年輕力壯的救援者。最后李奶奶租了一輛“摩的”,到處尋找,才叫上了兩位年輕人,但是趕到為時已晚。留守兒童雖然 有爺爺奶奶的呵護,但卻生活在一個“空巢”的村莊。看上去這個老人們組成的“老家”可以遮風避雨,但是卻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記得中青報曾有報道稱他們 是“當下中國最易受傷害的人”,其實這群傷不起的人既包括“小”,也包括“老”。
因此,今年全國兩會時許多代表委員建議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這或許是一條便捷地解決“隔代監(jiān)護”之道。但問題是學校并不能代替“家”。留守兒童的問題本質還是城市并不能賦予他們一個“新家”。
對于長期在外打工的父母來說,他們已經是城市的一分子。但是與戶籍綁定的孩子義務教育問題始終是未能突破的瓶頸。農民工子弟小學雖然條件簡陋,但是終 歸可以讓孩子不受留守之苦,可是種種亂象也讓各大城市提心吊膽。因此,賦予留守兒童平等的教育權,隨遷入讀公立學校方是治本之策。對農民工來說,在城市里 找不到歸屬感的不僅僅是教育領域,醫(yī)療、養(yǎng)老等很多方面都享受不到與本地市民同等的待遇,就算在城市里有了新家,仍然有著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痛楚。
“老家”的荒涼、“新家”的冷漠是這個時代留守兒童心中的夢魘。僅僅呼吁“老家”政府多加體貼遠遠不夠,他們更需要“新家”的關懷。這提醒我們,城市化的終極目標是我們都有“同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