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2009年第21期【半月評論】 呵護善良
寶塔灣的江淮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荊州城的街頭依然是昔日的繁華,長江大學三位營救落水少年英勇獻身的英雄,在隆重的送行中走完了人生短暫而璀璨的最后歷程。
但是,英雄的壯舉引發(fā)的社會動蕩,不應就此終結(jié)。
我們痛惜年輕生命的逝去,我們驚嘆90后一代青春的光芒,我們反思其中遮蔽著人性的冷漠和公共服務的缺失。面對見義勇為的大學生群體,我們更當努力去珍惜他們年輕的奉獻,呵護他們純真的善良。
善良,需要價值的滋潤和光照。
當英雄的事跡傳開,我們從網(wǎng)絡上又一次讀到了“值與不值”的爭論。什么時候,在生命的急危關頭,在道義的取舍時刻,我們開始學會用如此工具的理性去權衡?以如此功利的心態(tài)去抉擇?這是對英雄壯舉的褻瀆,也是對人性善良的漠視。
市場經(jīng)濟,消費主義,利益需求,開闊者我們的視野,解放著我們的欲望,也消解著生命的真諦,流失著生活的意義。曾經(jīng)神圣的意識形態(tài)在世俗化的潮流中經(jīng)受沖擊,曾經(jīng)普遍的社會認同在多元化的解構中日漸疏離,一些曾是大眾生活道德標桿的人物被肆意質(zhì)疑、嘲弄,一些沖擊道德底線背離責任倫理的言行被片面同情、辯護。金錢的邏輯,正無情地擠壓著我們的生活,顛覆著原有的價值觀和對共同體的歸屬感。
重建社會,應當從重建價值著力。
傳統(tǒng)美德,是一片豐饒的土壤,生長著本真的人生體驗,孕育出鮮活的道德追求!班l(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不僅是儒家文人士大夫的道德理想,也是中國普通民眾生活日常的道德實踐。人倫親情,生命熱愛,誠信意識,道義情懷,奉獻品格,中國特色的道德建設正是從這里衍生、拓展。
公民精神,是最為堅實的支柱。它映照的不僅是權利意識、自主意識,還有責任倫理,人格力量,社會關懷,志愿者精神。忘不了汶川抗震救災,那是一次公民精神的充分釋放和蓬勃生長,四面八方的人為遇難者默哀,為求援者捐贈,為搶救危困中的同胞毅然奔赴災區(qū)一線,這種感同身受的心情、冒險相助的擔當,表達著悲憫,傳遞著溫暖,弘揚者堅強。
現(xiàn)代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識。恪守法治精神,尊重他人的權利,倡導寬容情懷,追求和諧理念,自由全面地發(fā)展、豐富、張揚普通的人性、平凡的人格。
正是從這里,我們可以去尋找、去開拓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路徑和空間。
善良,也需要社會的呼應和支持。
當長江大學的學生跪求現(xiàn)場的船主挽救同學的生命,卻遭到冷漠拒絕,這“黑了良心”的丑陋一幕,深深傷害著青年學子的心靈,也深深刺痛著社會大眾的良知。
幾年前南京“彭宇案”發(fā)生后,有人便得出結(jié)論:“老人倒地不要去扶”;最近上海的幾起“釣魚執(zhí)法”案曝光后,有人就開始學乖:“本車拒絕搭載救助”。在相似的困境中,我們是否也有意無意地附和、接受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維?是否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種對他人生存狀態(tài)的習慣性冷漠?
善良,還需要制度的激勵和關懷。
我們呼喚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這是向著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前進;我們推進人性關懷的法制建設,這是將社會的底線倫理、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有機地融入法治的建設;我們加快公平正義的制度創(chuàng)新,這是使制度公正和個人誠信、規(guī)范倫理和德性倫理的結(jié)合成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道德基礎。
我們反思現(xiàn)存的應試教育,有關生命價值的教育幾成空白;我們求解城鄉(xiāng)的二元僵局,一道看不見的鴻溝破滅著多少鄉(xiāng)村青年一生的希冀;我們抵制畸形的財富配置,資本和權力的茍合放大著令人震驚的貧富分化;我們警惕社會的結(jié)構固化,防止過早定型的財富格局和代際鎖定,流行的“拼爹游戲”和“二代現(xiàn)象”,迷失社會公平的價值取向,傷害青年真誠的理想追求,以激勵公民更多的責任承擔,呵護大眾樸素的人性關懷。
呵護善良,就是關懷我們的生活,就是提升人們的幸福,就是締造社會的前景。
其實,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有一份善良,潛藏著,萌動著,生長著。看一看參與救人的同學吧,他們同樣是英雄。深藏著失去同窗好友的悲痛,他們相約,一起照顧英雄何東旭的父母;他們宣誓,要把舍己救人的精神延續(xù)下去,勇敢地扛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看一看英雄大學生追悼會上送行的潮涌人流、聽一聽他們發(fā)自肺腑的贊嘆吧,“這是新時代大學生的楷!,“這是年輕生命譜寫出的壯美的仁愛之歌!”每一個英雄的壯舉,每一次沉重的感動,都是一束薪火,將我們點燃,都是一聲鼓點,將我們驚醒。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