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翅
【拼音名】Shā Yú Chì
【別名】鮫魚翅、鮫鯊翅、沙魚翅、金絲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采收和儲藏:加工鯊魚肉時,取其鰭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1.白斑星鯊,體細長,一般在1m以內(nèi)。頭寬,吻稍厚,前端鈍。眼橢圓形,瞬褐平橫外露,眼后有小型噴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處,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有唇褶,上唇褶寬扁而長,下唇褶狹而短。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鰓孔5個,前3個較寬,比眼徑較大。最后2個較狹,位于胸鰭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約于體腔中部上方,上角圓鈍,后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形狀相似。臀鰭小,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胸鰭中大,始于第5鰓孔下方,后緣斜直或微凹。腹鰭位于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內(nèi)角較尖。尾鰭狹長,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中后部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上側(cè)面灰褐色,沿側(cè)線及側(cè)線上方散布著許多不規(guī)則的白色斑點;鰭褐色,邊緣較淡,下側(cè)面和腹面銀白色。
2.灰星鯊,體細而延長,體長1m左右。頭平扁,吻中等長,背視近三角形。眼橢圓形。鼻孔寬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狀突出,出水孔半露?陬H小,三角形,兩側(cè)斜行,前端圓鈍,下頜稍短,口閉時上頜牙全露,下頜牙只在縫合處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細而較長,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噴水孔小,橫橢圓形,兩端尖,位于眼角下后方。鰓孔5個,狹小,最后2個位于胸鰭基底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頗大,較后位,上角圓鈍,后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上角鈍圓,后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腹鰭比第2背鰭稍小,鰭腳平扁延長。胸鰭中等大。體背側(cè)面為褐色,腹面白色,各鰭紫褐色,后緣較淺淡,體無白色斑點。
3.白斑角鯊,體較細長,體長1-1.5m.頭寬扁而長,吻長,前緣窄尖。眼橢圓形,無瞬膜,鼻孔中等大,幾平橫,口淺弧形,近于橫列,上唇褶寬扁,下唇褶較短。齒上下頜同型,下頜齒稍寬。噴水孔腎形,頗大,鰓孔5個頗小。背鰭2個,各具1硬棘。第1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后,第2背鰭小,距腹鰭較近。臀鰭消失。胸鰭頗寬大,鰭端伸達第1背鰭硬棘下方。腹鰭近方形,位于兩背鰭之間的后半部下方。尾鰭寬短,帚形,上葉發(fā)達,下葉后部無缺刻。體灰褐色,腹面白色,幼體背面及上側(cè)面具圓形或長形白斑2縱行,隨年齡增長而白斑減少,成體僅在上側(cè)留存幾個不顯明白斑。各鰭暗褐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1.棲息于近海。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卵胎生,每產(chǎn)10余仔。
2.棲近海暖溫水域。主要食甲殼動物。胎生,每胎產(chǎn)10余仔。
3.棲息于近海沿岸區(qū)域,適溫為6-14℃,隨水溫季節(jié)變化而回游,主食小型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卵胎生。每胎產(chǎn)10-13仔。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黃海和東海等水域。
2.我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南海。
3.我國分布于黃海和東海。
【化學成份】鰭含彈性素(elastoidin)及多種氨基酸。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腎;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益氣;補虛;開胃。主治虛勞;胃虛;腹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適量;或煅炭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編輯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