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復習必備知識點50套
下肢靜脈曲張的分類
下肢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tǒng)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數病例中,常因靜脈曲張及其合并癥尤其是潰瘍而就醫(yī)。靜脈曲張可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大類,而繼發(fā)性靜脈曲張將在有關章節(jié)討論,現主要介紹下肢原發(fā)性靜脈曲張。
為了更好地了解下肢靜脈曲張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病因學和治療基礎,首先必須熟悉下肢淺靜脈的解剖和生理狀況。下肢淺靜脈系統(tǒng)是由大、小隱靜脈及其屬支組成,可引流下肢皮膚和皮下組織的靜脈血。
1.大隱靜脈系統(tǒng):大隱靜脈自足背靜脈弓的內側開始直向上行,經內踝前方沿脛骨緣而抵達股骨內側髁后部,向上外行,位于大腿內側面在卵圓窩處注入股靜脈。在大隱靜脈進入股靜脈之前的5~7cm一段中接納許多屬支,它們分別是:①旋髂淺靜脈,接受腹壁下外側和大腿外側近端皮膚的血液;②腹壁淺靜脈,接受腹壁下內側皮膚的血液;③陰部淺靜脈,引流男性之陰囊與陰莖部血液以及女性之大陰唇血液;④股外側淺靜脈,它位于大隱靜脈的外側;⑤股內側淺靜脈,它位于大隱靜脈的內側。
2.小隱靜脈系統(tǒng):起自足背靜脈弓的外側,在跟腱和外踝后緣之間上行,在小腿下1/3段,位于深筋膜的淺面處受皮膚和淺筋膜覆蓋;在小腿中1/3段,在腓腸肌腱覆蓋下進入筋膜下組織;在上1/3段,穿過深筋膜,進入腘窩注入腘靜脈。上段小隱靜脈處于較深位置,又受筋膜支持,一般無明顯曲張靜脈可見。
3.交通靜脈支:交通靜脈在下肢靜脈曲張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交通靜脈破壞必然導致淺靜脈曲張。下肢淺、深靜脈之間和大、小隱靜脈之間,都有許多交通支互相溝通。大腿部淺、深靜脈之間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縫匠肌下,內收肌管和膝部三處;小腿部以內踝交通靜脈和外踝交通靜脈最重要,內踝交通靜脈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內側面的靜脈血;外踝交通靜脈引流小腿下1/3外側面的靜脈血。它們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與大、小隱靜脈曲張的發(fā)生和靜脈淤滯性潰瘍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大、小隱靜脈之間最重要的一個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下肢靜脈曲張屬于中醫(yī)“筋瘤”范疇。《外科正宗》記載:“筋瘤者,堅而面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下肢靜脈曲張并發(fā)潰瘍屬于“臁瘡”的范疇。《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云:“臁瘡者,風熱濕毒相聚而成,有新舊之別,內外之殊。”《外科大成》中謂:“臁瘡,女人為裙風褲口”《外科正宗》曰:“臁瘡者,生于兩臁,初起發(fā)腫,久而腐爛或津淫瘙癢,破而膿水淋漓”都詳細描述了下肢靜脈曲張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對后世認識本病有較深遠的指導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