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題型 |
第 7 頁:A2題型 |
21.對藥物治療無效的反復(fù)發(fā)作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適宜的治療為
A.服用阿托品
B.植入型心臟轉(zhuǎn)復(fù)除顫器
C.服用奎尼丁
D.安置房室順序起搏器
E.靜脈維拉帕米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近年來心臟電復(fù)律技術(shù)有很大進展,對藥物治療無效的反復(fù)發(fā)作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適宜的治療為植入心臟轉(zhuǎn)復(fù)除顫器,具有高能電除顫、抗心動過速起搏、低能電轉(zhuǎn)復(fù)和抗心動過緩起搏等功能。
22.心臟壓塞時不出現(xiàn)
A.心音低鈍
B.聲音嘶啞
C.奇脈
D.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
E.雙肺滿布干濕性啰音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臟壓塞是由大量心包積液引起的,因此心音低鈍,因壓迫而出現(xiàn)聲音嘶啞,出現(xiàn)奇脈,由于發(fā)生右。心衰竭,所以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由于不是左心衰竭,無肺淤血,所以不會出現(xiàn)雙肺滿布于濕性啰音。因此答案是E。
23.可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臟雜音減弱的藥物是
A.硝酸甘油
B.地高辛
C.異丙腎上腺素
D.亞硝酸異戊酯
E.心得安(普萘洛爾)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由于流出道有梗阻,可在胸骨左緣3~4肋間聽到較粗糙的噴射性收縮期雜音,凡能影響心肌收縮力和改變左心室容量及射血速度的因素均可使雜音的響度有明顯變化,如使用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取下蹲位、舉腿或體力運動,使心肌收縮力下降或使左心室容量增加,均可使雜音減弱。
24.易導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暈厥的情況為
A.服用硫氮革酮
B.靜坐休息
C.劇烈運動
D.睡眠
E.竇性心律,心率70次/分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主動脈瓣狹窄引起腦缺血可發(fā)生暈厥,多發(fā)生于直立、劇烈運動時,因為運動時周圍血管擴張,而狹窄的主動脈瓣口限制心排血量的相應(yīng)增加,引起和加重腦缺血,所以劇烈運動易導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發(fā)生暈厥。
25.不能用于判斷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臨床指標為
A.胸痛緩解
B.心電圖示ST段下降
C.頻發(fā)的室性早搏
D.CK_MB峰值前移
E.竇性心動過速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判斷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除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直接判斷外,該題5個備選答案中除竇性心動過速外均為判斷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臨床指標。
26.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時內(nèi))死亡的主要原因為
A.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律失常
D.心臟破裂
E.肺栓塞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5個備選答案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但在24小時內(nèi)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律失常,特別是室性心動過速及室顫。
27.單純左心衰竭的典型體征是
A.下垂性對稱性水腫
B.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
C.雙肺底聞及濕啰音
D.胸腔積液
E.頸靜脈怒張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左心衰竭時肺循環(huán)淤血,所以典型體征是雙肺底闖及濕啰音,而其他體征均為右心衰竭引起體循環(huán)淤血所致。
28.近1個月同等程度勞累所誘發(fā)的胸痛次數(shù)、程度及持續(xù)時間均增加,應(yīng)診斷為
A.初發(fā)勞力性心絞痛
B.穩(wěn)定型勞力性心絞痛
C.惡化型勞力性心絞痛
D.自發(fā)性心絞痛
E.變異性心絞痛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為穩(wěn)定型勞力性心絞痛,近1個月同等程度勞累所誘發(fā)的胸痛次數(shù)、程度及持續(xù)時間均增加,則應(yīng)診斷為惡化型勞力性心絞痛,現(xiàn)在除穩(wěn)定型勞力性心絞痛外,均稱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29.不屬于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的是
A.吸煙
B.高血壓
C.酗酒
D.年齡
E.高膽固醇血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能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均為危險因素,5個備選答案中只有酗酒不是。
30.運動負荷試驗陽性的心電圖標準是
A.ST段水平型壓低≥0.05mV(從J點后0.08秒)
B.ST段上斜型壓低≥0.05mV(從J點后0.08秒)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從J點后0.08秒)
D.ST段上斜型壓低≥0.1mV(從J點后0.08秒)
E.ST段水平型壓低≥0.1mV(從J點后0.08秒)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這是道記憶題,運動負荷試驗陽性的心電圖標準是ST段水平型壓低≥0.1mV(從J點后0.08秒)。
相關(guān)推薦:
2013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必備高頻考點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