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YánSuānShù
【別名】鹽霜柏、鹽樹、鹽霜樹、鹽布根、野漆樹、女木、五倍子樹、枯鹽箕、埔鹽、山鹽菁、山埔鹽。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濱鹽膚木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huschinensisMill.var.roxburghii(DC.)Rehd.[RhussemialataMurr.var.roxburghiiDC.;R.roxburghiiDecne.exSteud.]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采根;春、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濱鹽膚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8m.葉柄及花序均密被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長(zhǎng)25-45cm,總?cè)~軸無翅或有狹翅;小葉7-17,近無柄或具短柄,卵形、橢圓形至長(zhǎng)圓形,長(zhǎng)5-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邊緣有鋸齒,上面近無毛或被微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毛;ù菩郛愔;圓錐花序大,頂生,長(zhǎng)20-30cm,密被柔毛,花序柄粗壯;花密生,白色,長(zhǎng)約2mm;花萼5裂,裂片卵形,被柔毛;花瓣5,黃白色,長(zhǎng)圓形,具小睫毛;雄蕊5,較花瓣略長(zhǎng);柱頭3裂。核果扁球形,直徑約5mm,熟時(shí)橙紅色,被小柔毛。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2800m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華南及江西、臺(tái)灣、湖南等地。
【性味】酸、咸;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散瘀止痛。主治咽喉腫痛;癰瘡疔毒;胃痛;跌打骨折;腰腿痛。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