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二》中藥鑒定學匯總
珍珠 Margarita
【來源】軟體動物門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 (Dunker) 、蚌科(Unionidae)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或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等雙殼類動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產地】海水珍珠主產于廣東、廣西、臺灣等地。淡水養(yǎng)殖珍珠主產于安徽、黑龍江等地。
【化學成分】 碳酸鈣(海水珍珠95.66%,淡水珍珠94.45%),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撬(taurine)等。
【性狀鑒別】 藥材呈類球形、長圓形、卵圓形或棒形。表面類白色、淺粉紅色、淺黃綠色或淺藍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澤。質堅硬,破碎面顯層紋。
【顯微鑒別】
1. 磨片特征 可見粗細2種類型的同心環(huán)狀層紋,粗層紋較明顯,連續(xù)成環(huán),層間距離在60~500mm之間;細層紋有些部位明顯,多不甚明顯,層間距不足32mm。置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珍珠特有的彩虹般光彩環(huán),又稱“彩光”。
2.粉末特征 為不規(guī)則碎塊,半透明,有彩虹樣光澤;表面顯顆粒性,有的可見細密波狀紋理。
【理化鑒別】
1.取本品橫剖面置熒光燈下觀察,天然珍珠顯淺藍色熒光,養(yǎng)殖珍珠顯亮黃綠色熒光,通常環(huán)周部分較明亮。
2. 將珍珠自60cm高處落下至玻璃板上,海水珍珠彈跳高度15~75cm,淡水珍珠彈跳高度為5~10cm。
3.取本品火燒,表面變黑色,有爆裂聲,并可見層層剝落的銀灰色小片。
【附注】 養(yǎng)殖方法 天然珍珠:當珍珠貝和蚌在水中生長時,在一定的刺激下,刺激點附近的外套膜上分泌珍珠質的外套膜上皮組織急劇裂殖,逐漸包圍刺激原,然后形成完整的珍珠囊,以刺激為中心,外套膜不斷分泌珍珠質,漸次一層層地包圍,逐漸形成珍珠。
人工養(yǎng)殖珍珠:根據(jù)珍珠自然形成的原理,我國先后在海水、淡水中養(yǎng)珠獲得成功,其養(yǎng)殖方法分殖核法和殖皮法2種。殖核法:將蚌殼的珍珠層磨成小核,用專門的器械插入蚌的外套膜內,即可培養(yǎng)出核珍珠。殖皮法:即將外套膜小片殖入另一蚌的外套膜內,可形成無核珍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