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7年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章節(jié)考點匯總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涵義與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
綜合各家之見解,文化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專指文學藝術、音樂、體育等。本書所講的是廣義文化。
(二)文化的特征(06.4.8/06.4.9/05.4.8/04.4.10/04.4.11)
(1)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是人類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或衍生出來的。
(2)文化是人們后天學習獲得的;文化是通過后顯學習和模仿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技能和習慣等。
(3)文化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享有的;文化是一個群體、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人們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4)文化具有累積性;文化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過程。
(5)文化是多樣的,特殊性是文化的本質。同時,不同文化間也具有共性。文化是個性和共性的統(tǒng)一體。
二、文化的構成要素(識記)
(一)物質形態(tài)要素
(二)精神形態(tài)要素
(三)語言符號要素
(四)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
三、文化的結構與功能
(一)文化結構(05.4.9/03.4.26(多))
文化體系是由文化特質、文化集叢、文化模式組成的。
1.文化特質是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如茶文化中,茶葉、飲茶的動作等都是茶文化的元素。
2.文化集叢是由一組在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元素組成的一個更大功能單位,如茶集叢、酒集叢等。
3.文化模式有兩種意義,一是按照文化特征的不同,把各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不同的文化模式。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文化模式是把不同的文化互相區(qū)別開,這是文化模式的特殊意義;另一種涵義的文化模式是指各種文化元素和文化集叢在功能上互相關聯(lián)、依存而構成的文化整體,任何文化都是如此,所以是普遍的文化模式。
(二)文化功能(05.4.32)
1.文化的社會整合功能,包括價值整合、規(guī)范整合、結構整合。文化整合是民族團結和社會秩序的基礎。
、賰r值整合。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功能。
、谝(guī)范整合。規(guī)范因價值需要而產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統(tǒng)化和協(xié)調一致。
、劢Y構整合。社會是一個多元結構的系統(tǒng)。
2.導向功能。整合功能維持社會秩序,而導向功能則推動社會進步。文化在社會導向中的功能是:
、偬峁┲R。
②協(xié)調社會工程管理與目標。
、垤柟躺鐣䦟虻某晒。
3.負功能 。文化不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負向功能。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現(xiàn),后者是負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現(xiàn)。正向功能保持社會體系的均衡,負向功能破壞這種均衡。
第二節(jié) 文化的規(guī)范體系
一、習俗
(一)習俗的起源和形成(04.4.13)
習俗,也稱民俗,是指歷代相沿積久而成的被人們普遍遵守的行為模式。
習俗植根于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這些物質生活條件包括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首先,自然環(huán)境影響習俗;
其次,習俗還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不同的社會發(fā)展水平、不同的階級階層的人們會有不同的習俗;
再次,習俗,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jīng)Q定的。
(二)習俗的功能
習俗是調整人們行為的重要社會規(guī)范,它的調整范圍最普遍,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fā)揮作用,這是任何其他社會規(guī)范無法相比的。
從習俗作用的方向上看,對社會發(fā)展來說,有其積極作用的,也有起消極作用的,還有的習俗作用是中性的。
其作用的性質取決于某種需求是否符合自然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自然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習俗的作用是積極的,反之就是消極的,與自然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關系不大的習俗的作用是中性的。
二、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06.4.10)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評價和調節(jié)人們行為的觀念和規(guī)范,是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價值標準。
(二)道德建設
治理國家從來就是靠法治和德治兩手的。中國現(xiàn)階段的道德建設,一方面要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統(tǒng)美德;另一方面又要弘揚時代精神,有所創(chuàng)新。
三、法律
(一)法律的本質與特征(05.4.10)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施行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法律的本質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是最具有強制力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
法律具有如下特征:
公正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須守法,任何人違法犯罪都要受到制裁,犯同樣的罪,受到同樣的制裁,不能因人而異,否則法律便失去了準繩的意義。
強制性,法律的強制性表現(xiàn)在違法必究上,也表現(xiàn)為執(zhí)法機關的判決和裁定具有強制性上。
(二)法律的社會功能
1.懲罰功能,法律的懲罰功能是對違法犯罪分子說的。
2.威懾功能,一旦犯罪就會受到法律制裁的威脅,從而使得犯罪分子打消犯罪的念頭或停止犯罪的準備活動。
3.教育功能,通過在制定、司法過程中使得公眾有機會參與其中,從而起到教育公眾的作用。
四、宗教
(一)宗教的概念
從本質上說,宗教是人們對超人類、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與信仰,是現(xiàn)實世界在人的頭腦里的歪曲反映。從文化上講,宗教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文化現(xiàn)象,是調整人們社會行為的重要規(guī)范,是集信仰、觀念、組織、制度等于一體的復合體。
宗教包括神靈觀念、儀式、組織、物質設備和教徒等要素。
(二)宗教的功能
宗教具有如下的正向功能:
促進社會團結,維持社會秩序。
振奮民眾精神,促進社會發(fā)展。
尋求生活意義,為個人提供精神安慰。
(三)宗教和邪教的區(qū)別(05.4.45簡答)
第三節(jié) 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過程
(一)文化交流的概念
文化交流是指從文化傳播開始的兩種文化之間互相溝通、采借、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二)文化傳播(04.4.37名詞解釋/02.4.35多選)
文化傳播是指某種文化元素隨同社會交往而擴散,為其他社會采借或吸收的過程。
文化傳播是一個過程,美國人類學家林頓將文化傳播分為三個階段:(1)接觸與顯示階段;(2)選擇階段;(3)采納融合階段。
從地理空間來看,文化傳播是以信息源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根據(jù)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兩遞減的規(guī)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傳入最多,影響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距離信息源越遠,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
人是文化傳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媒體;書籍和其他大眾傳媒以及網(wǎng)絡技術等都是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媒介。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有譯為文化雜交,是指一種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種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叢,融入本文化的過程。文化采借的標準主要有有用性、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價值觀與民族性格。根據(jù)這兩個標準,文化采借一般是物質文化采借先于精神文化采借。
(四)文化沖突(06.4.41名詞解釋)
文化沖突是指異質文化在傳播、接觸中出現(xiàn)的互相排斥的傾向和狀態(tài)。
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沖突不僅表現(xiàn)為有組織的文化沖突,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發(fā)的文化沖突;此外,文化沖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具有階級性。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回顧與展望
中西文化交流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開始了,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后來的唐朝開辟的第三條絲綢之路,元朝除了商貿往來及人員交往之外,還有通婚,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后來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國門被迫打開,與洋人進行不平等貿易等。
直到1979年,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擴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我們逐步走上了平等的交流。
歷年真題考點總結與重點預測
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結構
文化的功能
習俗的起源和形成
道德的概念
法律的本質與特征
宗教和邪教的區(qū)別
文化傳播
文化沖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