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選擇題
1—5 C B B A D 6—10 A C A B A 11—15 A D C B B 16—20 D A A D D
二、名詞解釋
1、①屬于早期智人;②生活于舊石器時代中期;③距今約7萬年左右;④在山西襄汾丁村發(fā)現;⑤能夠使用石制工具,并對工具進行加工。
2、①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395年到公元前1625年之間;②分為四期,四期的歸屬有較大分歧;③第三期的內涵最豐富,有兩座宮殿遺址,墓葬中發(fā)現不少青銅器和玉器;④青銅器和玉器中不少屬于禮器和祭器;⑤第三期一號宮殿的被廢棄正是夏滅商興情況的反映。
3、1933年11月,蔡廷鍇、李濟深等組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發(fā)表《人民權利宣言》,是為福建事變,這是國民黨 內部要求民主,主張抗日的反蔣事件。
4、《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分土地革命綱領,規(guī)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提 高了農民群眾對革命的積極性。
5、巴比倫巴比倫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間,兩度被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猶太王國,大批民眾、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員被擄往巴比倫,這些人稱為巴比倫之囚。
6、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各國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qū)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梵語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中國古代的漢譯佛經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稱為種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語音譯為卡斯塔,世界上則多用卡斯特一詞,F在已逐漸廢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7、1815年初,拿破侖在厄爾巴島獲悉反法聯盟在維也納會議上由于分贓不均而幾乎分裂,率舊部逃離厄爾巴島回巴黎,重登帝位。英、普、奧、俄等 國君主停止爭吵,結成第七次反法聯盟,集結了70萬重兵,準備分頭進攻巴黎。18—19日發(fā)生了著名的滑鐵盧戰(zhàn)役,拿破侖最后遭到失敗。從此結束了拿破侖的“百日政權”和拿破侖帝國在法國的統(tǒng)治。6月21日,拿破侖回到巴黎,自動宣布第二次退位。
8、為爭取羅馬教廷的支持,拿破侖排除種種干擾,派代表與 羅馬教廷談判,施展各種手法使談判成功,1801年7月15日,拿破侖與羅馬教皇之間的協(xié)議—政教協(xié)議(即《教務專約》)在巴黎簽字。不久得到羅馬教廷批準。翌年,經法國立法院同意,元老院批 準,最后由拿破侖作為國家法律正式頒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教會與國家的關系。教務專約與組織條例的公布施行,就以法律的形式既維護了法國廣大民眾信教的自 由,又使天主教從屬拿破侖政權,將天主教由封建專制王權的精神支柱,變成了法國資產階級國家的精神工具。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
一是內政上實行“叁國伍鄙”制。“叁國”即把“國人”分為三部分設三官管理。“伍鄙”,即把郊外分為5個屬,設立五大夫管理,一屬含10縣。這一改革表明,春秋初年,齊國的國野關系開始破壞,出現“四民”雜處的情況。如此整頓內政,為的是集權于貴族,加強統(tǒng)治。
二是軍事上實行兵民合一組織。按此系統(tǒng)組織的國人,平時生產,戰(zhàn)時出征。既擴充了軍隊編制,增強了戰(zhàn)斗力,又減少了養(yǎng)兵的兵賦負擔。
三是經濟上實行賦稅及山海的改革。首次打破井田制,對“鄙野”出現的大量“私田”,變以往的不收稅為“相地而衰征”的稅制。衰,是等差的意思。就是按土地好壞,分等征實物稅。免除關稅以鼓勵出口,設立鹽鐵官。
四是外交上建議齊桓公樹起“尊王攘夷”旗幟。打擊了戎族侵擾,在保衛(wèi)北方中原小國的戰(zhàn)役中,樹立了自身的威望。
管仲治齊進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使齊很快強大,奠定了齊國建立霸業(yè)的基礎。
2、答案要點: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第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tǒng)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一個真正屬于人民的共和國建立起來了。
第三,軍閥割據、戰(zhàn)亂頻仍、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wěn)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開始到來了。
第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第五,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zhí)政黨。它可以運用國家政權凝聚和調集全國力量,鞏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個中華民族。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上完成了;這就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即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3、答案要點:
原因:希波戰(zhàn)爭主要是由于波斯帝國侵略擴張引起的。導火線是公元前500年小亞的米利都暴動。
過程:希波戰(zhàn)爭從公元前492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結束,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前492~前479),波斯軍隊對希臘發(fā)動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進攻。第二階段(前478~前449),主要是希臘人進一步解放愛琴海上和小亞沿岸的希臘城幫。
歷史影響:希波戰(zhàn)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在世界歷史上影響深遠,此后,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格局便逐漸形成西方并存之勢,一致延續(xù)至今。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6考研報名信息!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